螭吻是古代傳說龍生九子之一,龍頭魚身。其性情好望喜吞,經(jīng)常被安排在中國宮殿建筑的屋脊上,做張口吞脊狀,并有一劍以固定之。一般四合院不敢放這個螭吻,只有小部分民居會有小巧的螭吻,這個裝飾現(xiàn)在一直沿用下來。
為什么螭吻在古代就這么“拽”?只因為它和龍沾了邊。中國古代形成了以龍為圖騰的文化傳統(tǒng),龍代表至高無上的權(quán)威和力量,在封建社會更是皇權(quán)的象征。螭吻是龍的第九子,據(jù)說平時喜歡吞云吐霧,并且有興雨滅火的本事,所以被安放在屋頂正脊的兩端,兩只螭吻分別咬住兩頭,遙遙相對。
在古代建筑中,螭吻不但是一種重要的裝飾物,而且由于它是屋頂正脊和垂脊之間的重要部分,從而使屋頂更加封閉、牢固、防止雨水滲入。北宋吳楚原在《青箱雜記》中說,“海為魚,虬尾似鴟,用以噴浪則降雨”。意思是在房脊上安兩個相對的鴟吻(螭吻),能避火災(zāi)。說白了,這就是防火措施。
關(guān)于螭吻的由來,相傳最早是漢武帝時期出現(xiàn)的。漢武帝在建柏梁殿時,有人上書說大海中有一種魚,虬尾似鷗鳥,能噴浪降雨,可避火災(zāi),驅(qū)除魑魅,因此才將其放在房頂上。螭吻早期有鳥形的,更多的是魚龍形的。到清朝以后龍形的鴟吻增多,表面龍紋四爪騰空,龍首怒目做張口吞脊狀,背上插著一柄寶劍,立于建筑物的尾脊上,被稱作“好望者”。據(jù)說此物能吞萬物,就叫它負責看護房屋建筑橫脊;它喜歡登高俯瞰,因此在民間被視為祈求降雨和避火消防的飾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