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中國,如何保護城市中的古舊仿古建筑裝修以維持城市特色已被提升到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上來,并逐漸開始為社會和民眾所正視。特別是當看到建設與保護之重要性的嚴重失衡,資金往往流向建設,而文物與文化保護分到的多是捉襟見肘的殘羹剩飯,大批文化名城中的文化遺產(chǎn)遲遲得不到修繕或是環(huán)境遭到破壞,最終或自然死亡或隨著轟轟烈烈的危改一并倒塌。使我們迫切感覺到自己居住的城市特色在慢慢消失,很多城市逐漸失去原有的魅力……因此,建筑師們已重新開始關注和尋找自己城市的特色,避免讓文化傳統(tǒng)毀在自己手里。
從社會發(fā)展的角度看,建設帶給人民的利益著實是豐富且最有現(xiàn)實意義的,你很難讓住在大雜院的居民不向往現(xiàn)代化生活,反而去關注老宅的文物價值。但問題之核心在于,當前傳統(tǒng)文化遺產(chǎn)遭受的破壞愈演愈烈,已不是危改不足、城市建設緩慢的問題了。“建設性”的破壞對傳統(tǒng)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已帶來了嚴重的后果。
城市中的舊建筑大到銀行、會堂、辦公樓,小到住宅、商鋪和作坊都是城市發(fā)展到某一階段的產(chǎn)物,是那一時期城市文化的積淀,因此它們往往具有鮮明的個性而給人留下較深的印象,甚至成為一個城市的象征和代表著一個城市的特有風貌。比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外灘的石構建筑、哈爾濱的俄羅斯風格建筑和長春東西合壁的折衷主義建筑以及青島的紅瓦屋面建筑等等。
這些仿古建筑裝修不僅僅具有其使用價值和文化價值,更具有“情感價值”,它向人們表述著城市發(fā)展的歷史及其延續(xù)性,使人們的心理得到慰籍,人們在這些建筑面前會體驗到歷史的發(fā)展以及人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而這種空間上和時間上的文化認同組成了人民生活和行動的框架。
吳良鏞先生在《城市美的創(chuàng)造》中指出:“富有文化遺跡的城市,仿佛是‘活’的博物館,是不用加以布置的永不閉幕的舞臺,它可以讓人們重溫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杰出人物的事跡,為現(xiàn)代和未來的史家留下了繼續(xù)探索的園地。”“城市有舊的部分,更要有新的部分,而后者是大量的,是與日俱增的。如果說歷史文物的生命力在它永恒的歷史與藝術的價值,那么新時代的建筑美更富有活力。特別是一些經(jīng)過精雕細刻的規(guī)劃設計,并管理得好的新建筑、新區(qū)和新城,它們既滿足新的生活要求,又是歷史文脈的繼承,反映著對建筑美的新追求,是一種欣欣向榮的時代之美。”而吳老先生在“北京菊兒胡同危舊房改建和新四合院住宅體系規(guī)劃設計”的實踐,獲得亞洲建協(xié)建筑設計金牌獎和聯(lián)合國世界人居獎,得到了全球學者的認可。
矗立在由“殖民地”外灘石構建筑和“東方明珠”為代表的諸多新時代建筑組成的大上海,“上海展覽中心北館”顯得不十分搶眼,然而它與前面的“上海展覽館”在規(guī)劃上的呼應和仿古建筑裝修細部上中國傳統(tǒng)神韻的體現(xiàn),卻深深撼動著筆者的心靈:仿俄羅斯式的“上海展覽館”無疑是建國后上海建筑中的佳作,那高高的尖頂、粗大的立柱、雄偉的外觀、豪華的大堂,處處給人以震撼;而20世紀90年代興建的“北館”――“上海商城”,恰如繼“殖民地”石構建筑沖擊傳統(tǒng)木構后的中國建筑受到的又一個新的“挑戰(zhàn)”――在外觀上,它只是強調了與前邊“展覽館”之間、亦即現(xiàn)代形式與古典風格之間,既相對立又協(xié)調統(tǒng)一的關系,但從步入其中的一刻起,便體會到――繼承傳統(tǒng)除了“重檐大屋頂”、“小橋流水”外,并非無路可走;光揚國粹與借鑒國際形式之間也不是風馬牛不相及;如何才能發(fā)揚傳統(tǒng)而不陷入“復古主義”、追求美觀而不流于“裝飾主義”……這一系列常出現(xiàn)在學術討論中的問題,在這里被神奇般地得到解決,至少可以說美國建筑師JOHN PORTMAN給我們提示了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指出了一條通往新時代建筑的成功之路。
筆者身處的廣東省江門市在城市規(guī)劃建筑方面,精心修繕、保護昔日華僑留下的、歐陸痕跡的“風貌街”,同時遠離舊城中心、另起爐灶、傾力打造集行政辦公、商業(yè)、居住于一身的“北新區(qū)”;下屬的開平市在大力發(fā)展其建筑、建材產(chǎn)業(yè)的同時,亦注重文物保護,將“碉樓與村落”成功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成為旅游觀光勝地,也為子孫后代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這樣的做法就十分值得稱道。
相反,座落在筆者故鄉(xiāng)首都北京的中國大劇院,其競賽中標固然有許多學術以外的因素,但這個在莊嚴肅穆的天安門廣場上“鶴立雞群”、光滑耀眼的“法國蛋”,既不像奧運國家體育館的“鳥巢”座落在遠離市中心的奧運村,又不像貝聿銘在盧浮宮擴建工程的玻璃三角錐體入口那樣含而不露、將對環(huán)境的影響降至最低……由于某些不宜置評的因素,我們只能寄望于數(shù)年后它的命運不至于差過旁邊的“毛主席紀念堂”吧……
一個民族文化的形成,是靠慢慢地累積和沉淀。一棟老宅,一座古鎮(zhèn),一棵古樹,若從功利的價值觀衡量,可能就是一些破舊的老古董,是發(fā)展的障礙。但從文化積淀的視野看,其中蘊含的文化價值卻難以估量。文化的積累需要漫長的時間,但對文化的破壞卻可以在眨眼之間。無論西楚霸王火燒的阿房宮還是八國聯(lián)軍毀掉的圓明園,無不令人痛心疾首。同樣,一個長官意識,一個不負責任的規(guī)劃,一棟鶴立雞群的建筑,都可以讓文物古跡瞬間消失,而痛心的會是領導?規(guī)劃建筑師?萬千民眾?還是子孫后代?給中國的文物古跡(尤其是文化建筑)和民族文化留下一點生存空間吧,不要把千年的文化積淀毀在幾十年不負責的“規(guī)劃建筑設計”中。讓她們永存,就是讓我們永繼。